當包容失衡,就成了忍讓
最近追完韓劇《苦盡柑來》,心裡有很多感觸想跟大家分享。
我得先承認,劇中那段失去孩子的情節,我實在看不下去,只能快轉跳過。身為一個曾經經歷過同樣痛的人,那樣的劇情太錐心、太貼近現實,讓我一秒就淚崩。
但這部劇觸及的情感太真實,也太細膩,讓人無法忽視。
它不只是悲傷,更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愛與責任,尤其是夫妻之間,如何在生活的重擔中彼此扶持、互相理解。
今天想分享的是,劇中愛純與寬植的關係,讓我對「給予與接受的平衡」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。
愛,是平衡的藝術
我一直覺得,經營夫妻感情很像在掌握一個天秤。
當一方願意退讓時,另一方能不能看見、珍惜這份退讓?而不是理所當然地接受。
只有當雙方都願意在自己能負擔的範圍內,偶爾往後退一步,那個天平才會平衡,也才會走得長久。
如果天平失衡,一方總是在讓,久了就變成了「忍」。
忍,從來不是健康的愛,它只是把不舒服壓下去。
包容,是願意、是心甘情願的接受;忍讓,則是不說出口的委屈。

一個微笑背後的重量
劇中有一幕讓我很動容。愛純希望寬植幫忙說服父母,讓女兒可以騎腳踏車,寬植沒有多說什麼,就自己去買了一台車帶回家。
那一幕,愛純正彎著腰洗衣服,嘴角帶著滿足又幸福的笑容。
身為女人,我看到的是:她感受到被重視了。
那個笑,是她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。
她甘願為這個家操持,是因為有人把她放在心上。
從男人的角度,也許是因為看見了太太的辛苦與堅持,才會默默為這個家庭做出行動的回應。
無論是出海捕魚還是照顧孩子,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。
這就是夫妻之間最美的模樣:
不是一方委曲求全、另一方享受其成,而是你為我多做一點,我心甘情願也為你付出一些。
延伸閱讀:從韓劇《苦盡柑來遇見你》看銀明與父母:我不是不愛你,只是沒發現我給的愛不夠平衡
「甘願」才能長久
婚姻之所以能穩固,從來不是因為某一方比較厲害、比較會愛,而是雙方都「甘願」為這段關係負責。
如果只是因為現實條件湊合,或是害怕孤單才勉強走在一起,那份關係很難在風雨裡站穩。
最怕的是,有人一邊說著「這就是生活」,一邊卻期待外面還有更好的可能。
感情一旦不滿足,若第一個念頭是「還有別人會對我更好」,那其實是對彼此的不尊重。
當出現問題時,如果我們願意回頭看、向內找答案,而不是一味尋找替代品,那這段關係才會越來越厚實。
當然,若對方真的做出傷害彼此的行為,那是另一回事。
但如果只是日常的疲憊與摩擦,只要彼此心裡還有愛,那就值得好好修補。

《苦盡柑來》讓我們看見愛情的現實面
《苦盡柑來》這部劇的美好,在於它讓我們看見愛情的現實面——不是轟轟烈烈,而是柴米油鹽中的一點點退讓、一點點心疼。
願我們每個人在愛裡,都能遇見那個懂得珍惜我們退讓的人。
也願我們自己,成為那個能在平衡中走得久遠的伴侶。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想起了什麼,或也正經歷某段需要調整的關係,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,我也很想聽聽你的感受 💬✨